送李端叔从定州先生辟

晁补之 晁补之〔宋代〕

中山老帅岩廊姿,不用犹作诸侯师。
毛锥变化有风雨,余事亦足疲群儿。
龙门争骛货趋肆,求货安知于此市。
百年用舍我何有,一语重轻人取是。
李君怀璞世又嗤,世人不宝公收之,
乃知士固伸所知。黄金铸作锺子期,
不如宴子共一时。时平关键一臂持,
于何用此宾主为。鞭长未可施马腹,
要以高名詟殊俗。应戴接罹携葛强,
笑谈过市人隘坊。勿忆平山如岘首,
它日我名同不朽。有年公昔但吟诗,
无事君今姑饮酒。只忧我似蠹书鱼,
无复骧首鸣盐车。一麾傥许从方伯,
要着韎韦亲丈席。登临相与看刘公,
长啸犬羊空漠北。
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您喜欢

游栖霞四首 其四

周文璞周文璞 〔宋代〕

府帖昨夕下,许奉半月急。遂作兹山游,惘恍忧思失。

古迹堕榛莽,久久失修葺。南唐石塔好,岿然对人立。

高碣缠蛟龙,奇画耐风日。明旦丹阳路,万感当毕集。

说似石翁婆,皆须为余泣。

拟吴侬曲(三首)

于谦于谦 〔明代〕

忆郎直忆到如今,谁料恩深怨亦深。
刻木为鸡啼不得,元来有口却无心。

南涧听水声送别太古禅师

马治马治 〔明代〕

汩汩石上语,浏浏风中琴。
清晨南涧流,似是太古音。
出谷乍喧冗,入林杳深沉。
后来自相续,前者既难寻。
问客何缘起,悠悠伤别心。

石松子

袁甫袁甫 〔宋代〕

壳坚于石,色白于雪。
仁在其中,香味清绝。
况之松子,格韵度越。
庭前柏树,视此亦劣。
松柏著土,其子乃结。
此仁无根,更何所著。
松柏有种,有枯有活。
此仁无种,生生不灭。
天不能灾,人不能伐。
吾欲令此仁普偏博,吾欲令此仁取不竭。
家家且足,可采可撷。
人人圆成,可咀可嚼。
初无奥旨,亦无秘诀。
不假思量,何劳论说。
个中浑全,了无分别。
仰见高山兮,石洞之穴。
俯此清泉兮,万古不个。

小轩偶成

郑清之郑清之 〔宋代〕

斋馀宴坐息深深,万法皆闲境会心。轻浪飐荷珠溜玉,晴曦穿竹翠笼金。

岸头舟楫人归语,槛外菰蒲鸟去音。谩说陶车并谢屐,如如不动胜登临。

清辉堂

王朝佐王朝佐 〔宋代〕

古汴寒灰不可温,荧荧孤屿火犹存。
一抔未问长陵土,两字先劳万乘尊。
卓笔有锋兵自弱,投戈无志艺何论。
清辉堂外重回首,谩说旋乾与转坤。

湖雁篇

陈邦瞻陈邦瞻 〔明代〕

秋山落叶秋声瑟,远水浮天天一色。
日暮惟见平湖深,扁舟遥界天光碧。
此时南雁正为群,此际悲鸣断续闻。
几处凄酸叫凉月,数声嘹亮破寒云。
云破天清月浸沙,无端哀咽向芦花。
早梅暗落高楼笛,杨柳惊飞出塞笳。
幽修似伴鱼龙语,更共啼乌催窗曙。
思妇天涯梦不成,征人故国泪如雨。
曾说听猿易断肠,那知闻雁重悲伤。
九秋霜露寒更苦,千里关山夜独长。
塞北江南天浩浩,斜飞欲尽衡阳道。
足下何曾寄客书,声中只解催人老。
人生真忧是别离,他乡霜月易成悲。
谁家锦幌银屏夜,过尽寒声独未知。

伤顾学士

孔绍安孔绍安 〔唐代〕

迢遰双崤道,超忽三川湄。此中俱失路,思君不可思。

游人行变橘,逝者遽焚芝。忆昔江湖上,同咏子衿诗。

何言陵谷徙,翻惊邻笛悲。陈根非席卉,穗帐异书帷。

与善成空说,歼良信在兹。今日严夫子,哀命不哀时。

逍遥咏

宋太宗宋太宗 〔宋代〕

休话还丹大鼎炉,我缘经历尽皆虚。
人间岂有神仙药,天上难开玉匮书。
彭祖自劳闲岁月,穆王谩说走龙驹。
矜孤恤寡行公道,此乃名为利益殊。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沧浪亭记

归有光归有光 〔明代〕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 2023 昂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