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南北朝〕
花中烛。焰焰动帘风。不见来人影。回光持向空。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水调歌头·不能烦恼得
佚名 〔宋代〕
过楚道人舍
方岳 〔宋代〕
太真图
唐寅 〔明代〕
梅已开犹未知之简斯远
赵蕃 〔宋代〕
雨霖铃·琼楼玉宇
王庭圭 〔宋代〕
万花川谷
杨万里 〔宋代〕
观澜阁
项安世 〔宋代〕
和秀实别寄二篇
王洋 〔宋代〕
读通鉴杂兴
孙应时 〔宋代〕
冯汝行赴保定别驾过广陵赋赠五首 其五
欧大任 〔明代〕
府中宾从醉蒲萄,挟瑟当筵赵曲高。他夜尊前能忆我,月明应拂吕虔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