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明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城临小别,无多听事,近潇湘、弄雨疏帘静。束带公庭,苦相对、督邮清冷。
漫争夸、故人为令。行云赋手,善描神女,早吹来、阳台艳影。
瓮发彯清。可钓有、槎头缩颈。趁烟波、晚楼同凭。
良会靡云屡,芳辰歘如流。馀英谢丹敷,新柯扬绿柔。
吾侪阻飞骞,此复同淹留。书期命求羊,更序迨融收。
罗墉閟堂邃,绣鐍启园幽。矩甃循方折,壶构憩□□。
阴曀荡遐薄,皓景舒明修。酌秩乱前次,谈绪绎中□。
瓶虚缀断献,爵遍反初酬。坛雉感时伏,城乌瞻暝投。
今欢不可永,后集重为谋。天地苟有尽,乐尔竟何愁。
江乡自是多烟云,绿波青树渺不分。小檐大栋隔两濆,黑犍如蚁人如蚊。
布帆西来饱风色,寒声动地秋纷纷。黄芦白藋摇断渚,坐客回头听急雨。
孤篷遥遥半针许,健刺沙湾逆风去。亦知家在前村住,百年即合老为农。
六十江湖秃鬓翁,而今借宅六帝宫,眼花雾落天濛濛。
梦魂不到浔阳浦,为人愁水更愁风。
曲江看花三百俱,谁其厚者吴与徐。岂惟乡邦语音合,亦似道义心情孚。
流光转盼一十九,反覆中间无不有。京师再到是姻家,岭峤同行作寮友。
君才俊发不可当,利刀切玉如切肪。声名朝到暮腾发,依然迟尔双来翔。
疏帘留客昼偏长,茗椀告罢新炉香。主人不恤寒具手,为出牙签古锦囊。
鹅溪半幅开平远,天际归舟烟树晚。钓翁蓑笠钓沧浪,一波不动风丝软。
吾家旧隐柳溪閒,误落红尘不放閒。披图便觉清兴发,恍若坐我黄芦湾。
黄陵翩翩贵公子,爱画乞诗差可喜。幸今老父眼尚明,莫惜千金访茧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