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金刚随机无尽颂·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释印肃 〔宋代〕
说之方忧韩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传视送陈州
晁说之 〔宋代〕
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赋
刘克庄 〔宋代〕
盗儒
梅尧臣 〔宋代〕
品令·一阳生暖
佚名 〔宋代〕
五日晨兴说既济彖殊惬因古调
钱时 〔宋代〕
西湖游上人相访於白沙翌日如金山求诗
章甫 〔宋代〕
同坰寄黄济川五首
吴则礼 〔宋代〕
送徐次公罢历阳任归三衢
王之道 〔宋代〕
清平乐
元好问 〔金朝〕
溪头来去。坐卧沿溪树。管甚人间无著处。已被白云留住。
生平不置肝肠。只今物我都忘。说与山中鱼鸟,相亲相近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