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予客三池王正卿以四绝见寄姿其韵
李流谦 〔宋代〕
读锦帆集怀卓老
汤显祖 〔明代〕
丹凤楼
杨维桢 〔元代〕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释宗杲 〔宋代〕
潘弱庵招游极乐寺余以事未至 其一
郑孝胥 〔清代〕
春归人去转悽其,诗社阑珊欲付谁?如许污人尘十丈,闭门花事不嫌迟。
师说(节选)
韩愈 〔唐代〕
春闺曲
沈明臣 〔明代〕
渔家傲·至道不遥只在迩
佚名 〔宋代〕
张府君挽诗
史尧弼 〔宋代〕
高南仲自云间归退轩盖明府以四诗送之末章专
孙应时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