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咏汤婆长句寄谈勿庵勉之共发一笑
龚诩 〔明代〕
落花时·夕阳谁唤下楼梯
纳兰性德 〔清代〕
海上凯歌九首赠汤将军 其七
唐顺之 〔明代〕
锦纨爱子亦从军,长鬣苍头总策勋。谁夺强王万金首,帐前齐说小郎君。
赠李彦威秀才
苏轼 〔宋代〕
望湖
方回 〔元代〕
十咏图·玉蝴蝶花
张维 〔宋代〕
和蒋御带荐合中三偈
释师观 〔宋代〕
闻杨和卿在馆中读易不去手赠以诗
家铉翁 〔宋代〕
西江月·几萼红搀桃径
佚名 〔宋代〕
移居北新桥彦质惠诗和答 其一
程公许 〔宋代〕
束书欲去意迟迟,从此宁无一会期。客路相逢如宿契,人生难得是閒时。
虚廊过午陪行食,净院中宵共说诗。此乐何时仍共赏,底须簪佩侍彤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