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宫谣二首 其一

宋濂 宋濂〔明代〕

筝雁斜行缀春柱,内家学得凉州舞。九枝灯死月色青,犹记君王梦中语。

宋濂

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广谪仙怨·胡尘犯阙冲关

窦弘余窦弘余 〔唐代〕

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反,陷没洛阳。王师败绩,关门不守。车驾幸蜀,途次马嵬驿,六军不发,赐贵妃自尽,然后驾行。次骆谷,上登高下马,望秦川,遥辞陵庙,再拜,呜咽流涕,左右皆泣。谓力士曰:“吾听九龄之言,不到于此。”乃命中使往韶州,以太牢祭之。因上马索长笛,吹笛,曲成,潸然流涕,伫立久之。时有司旋录成谱,及銮驾至成都,乃进此谱,请名曲。帝谓:“吾因思九龄,亦别有意,可名此曲为《谪仙怨》。”其旨属马嵬之事。厥后以乱离隔绝,有人自西川传得者,无由知,但呼为《剑南神曲》。其音怨切,诸曲莫比。大历中,江南人盛为此曲。随州刺史刘长卿左迁睦州司马,祖筵之内,长卿遂撰其词。吹之为曲,意颇自得。盖亦不知本事。余既备知,聊因暇日撰其辞,复命乐工唱之,用广其不知者。其词曰:

胡尘犯阙冲关,金辂提携玉颜。云雨此时萧散,君王何日归还?
伤心朝恨暮恨,回首千山万山。独望天边初月,蛾眉犹自弯弯。

七星桧

沈周沈周 〔明代〕

海虞七星桧,宜为群木冠。
列生老子宫,与邑作奇观。
广墀气萧森,入门凛欲汗。
久信天地成,沃知雨露灌。
传植从萧梁,其说我恐漫。
验斗形叵全,七既毙其半。
三株实聊存,难执岁月算。
各各具其异,形容匪词翰。
西体裂多槁,豁然敞三判。
东体活亦裂,筋骸互续断。
北者蜷而秃,袖破舞脱腕。
叶亦不暇叶,干亦不暇干。
左文皮索綯,孤蕝顶留伞。
槎折象齿跷,癭决鬼目烂。
疏越复丛穴,骳骫仍轩岸。
蛟挛及猊跛,努力不得窜。
矛长及剑短,接战惊楚汉。
如此纷怪骇,聃君不能按。
知遭几雷厄,还屡兵火难。
生死付冥然,造物反被玩。
君子重贞固,顽丑小人谰。
缘高坐吹箫,我欲呼鹤鹳。
从根觅埋丹,浇泉觊红灿。
长生就其荫,永作婆娑伴。

普庵家宝

释印肃释印肃 〔宋代〕

普庵家宝,不著寻讨。
迷时不见,在处烦恼。
悟时无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谁生谁病,谁死谁老。
达人无证,凡夫颠倒。
日西道晚,日东道早。
有睛无眼,撞头磕脑。
扶篱摸壁,弃金抱草。
机关木人,弄口叫好。
线牵则动,索断则倒。
撒放闲处,如第烂藁。
本自无形,被他作造。
五彩妆来,安名立号。
只欲瞒他,何曾自保。
打闹过日,全无倚靠。
问他贵姓,口中便道。
草木李张,适来方到。
有甚急事,特来干冒。
衣食不足,莫怪聒燥。
人口不安,田园旱涝。
赚埋公祖,移坟修造。
被术人算,年月不好。
朝山拜狱,何处不到。
未尝感应,至今罗噪。
又逢卦师,胡言乱道。
速迁公祖,更改门灶。
丝蚕天旺,官禄便到。
但信八卦,阴阳最好。
公卿宰相,都是我振。
酌发稍轻,摇头摆脑。
赠他丰厚,连声道好。
因此贫穷,日夕烦恼。
雪上加霜,苦寒难保。
耳裹忽闻,普庵得道。
捻土为香,直须亲到。
行来不觉,钟声浩浩。
自心火急,无人通报。
行童不管,维那高傲。
息心定意,低声苦告。
不久之间,果见一老。
一条拄杖,披一布袄。
竖个指头,教我速道。
鼻孔辽天,眼睛潦倒。
更不说钱,也不爱宝。
不得妄想,不得作造。
但识得心,无法不到。
汝本是佛,不须别讨。
离诸名相,法身自保。
生灭本无,诸佛假号。
世出世相,全无可道。
直实一心,不空灵宝。
十方诸佛,都有裹许。
一切幻缘,此心无主。
幻化须尽,心等太虚。
识得此心,如琉璃珠。
随色影现,无著无去。
得意忘言,了更无语。
亦无可舍,亦无可取。
也不烧疏,也不化纸。
设斋无限,供养蛇鼠。
布施不明,却还沉坠。
虽是善因,能招恶理。
公子王孙,因修福慧。
持斋精进,衣食布施。
才出头来,一切整备。
岂用埋尸,卜度好地。
心若不善,一切不利。
头头作业,处处祭鬼。
枯骨消磨,神识沉坠。
生不念善,死地狱现。
在处慈悲,来生方便。
不信佛法,贫穷下贱。
万中无一,官人相现。
满山满岭,头长觜尖。
捞鱼罝鸟,历劫相煎。
无一毫善,皆是结冤。
不识父母,叫唤喧天。
贪淫杀盗,罪不可言。
阴振未满,王法牵缠。
心无一足,烦恼连天。
因何不息,澄净心田。
若不饮酒,智慧光鲜。
亲近善者,心自善妍。
若不食肉,公婆不哭。
日夕心灵,善神助福。
若不杀盗,自身无恼。
行住坐卧,心无烦恼。
若不邪淫,净行甚深。
精神勿亏,身体安宁。
若不妄言,常亲贵侣。
守口如瓶,不惊寒暑。
若不贪爱,触目便会。
见如不见,背如不背。
若不嗔痴,眼耳如泥。
天翻地覆,我自不知。
若不恶口,身如瓦狗。
人来不吠,棒打不走。
若不两舌,无事闲歇。
谁是谁非,清风明月。
若不绮语,身心一如。
所在尊贵,为人中瑞。
十般不善,在迷不见。
佛为分别,觉悟自见。
依此修行,见本来面。
大地含灵,谁敢轻贱。
心共一心,随业转变。
我若不如,只管吃现。
我令始觉,感佛方便。
翻十不善,回向十善。
永不赚你,天亦常愿。
超出三界,见佛知见。
凡夫肉眼,非明不见。
无日月灯,如黑漆面。
开眼见色,色即归空。
空中无得,恰如无见。
开眼无见。心若未了,
识业黑变。今日安乐,
逐光随现。眼光落地,
黑暗周遍。心思业显,
雷奔闪电。怕怖天地,
投谁发愿。百千刀轮,
火车掣电。一刹那间,
魂识消散。动经尘劫,
业无所间。岂比世间,
公牵私绊。哀哉众生,
尚贪吃饭。若还思死,
火急难辨。五千教典,
祠言无限。只为愚心,
习气深惯。已化闻经,
已身无难。一人了达,
与众除患。不劝不善,
恶不消散。若闻其声,
何忍食由。若见众生,
死当助哭。身衣口食,
难心自足。直至到死,
神识缠逐。随念往生,
定入毛畜。心不念佛,
镇在牢狱。心若念善,
□□□□。善果善因,
笙筝笙竹。不曾捻种,
遍地野菊。耕田得禾,
耕畲得粟。乐善天堂,
造恶地狱。善恶无差,
由心直曲。信佛拜泥,
转转昏迷。信神烧纸,
自损谷皮。信经读字,
不干心事。信道行淫,
只瞒自心。信善贪财,
到死也呆。信福杀盗,
不久恶报。信是说非,
将油洗衣。信罪不悔,
如飞蛾昧。火烁油煎,
去了又来。一似浮徒,
贪嗔痴爱。前念作福,
后念受罪。人不达理,
妄执神鬼。人不会事,
梅上添醋。急处斗急,
好做不做。见他富贵,
一心趋侍。借口一文,
还十文利。连妻带子,
为他奴婢。子细观瞻,
丈夫意气。非我不非,
是我不是。有无分定,
因果相继。懒惰贫穷,
精勤富贵。修般若多,
获慈悲惠。今生和顺,
在处恭敬。来生佛国,
开发众信。习气清净。
行住皆定。定中有慧,
慧体如镜。镜不是镜,
是非成病。失却是非,
大圆智镜。若人全会,
何垢何净。本无背面,
光明性命。性即佛性,
命即慧命。非生非老,
谁死谁病。包括有无,
无欠无剩。风动尘起,
无有不应。水陆色空,
血脉连通。微尘不透,
不成正道。影响无知,
犹如死尸。头上一劄,
却令眼眨。脚下一针,
用口呻吟。问病叫痛,
类同蠢动。将假为身,
业力所成。成应有坏,
有坏复形。成有本空,
谁解通宗。不宗为本,
无住为宗。不空不住,
无异虚空。快须荐取,
脱却樊笼。古佛今佛,
因此大通。释迦亲印,
犹如虚空。如水中月,
应物标宗。如水是体,
水月空同。有无相貌,
二相皆同。同则无碍,
有碍不中。不中非佛,
佛亦无穷。腾今耀古,
不受瞒笼。万法之母,
诸佛祖公。若人了达,
便与佛同。若人不了,
万法盲聋。犹如杂话,
枉费日工。如是家宝,
永不空空。究竟无说,
法本无空。普庵和尚,
家宝示众。

咏史下·蜀先主

陈普陈普 〔宋代〕

如流岁月几沾襟,侍立霜严剧苦心。
说与刘璋无怨怒,有人驱虎入山林。

和蔡伯世韵二首

冯时行冯时行 〔宋代〕

中郎风调世间无,敢谓明时德不孤。
扫地焚香诗得计,曲肱饮水道如愚。
寄书只说游山好,临老都缘学佛癯。
白帝一来真漫浪,时人无用便题舆。

新愁

王柏王柏 〔宋代〕

愁逐西风动,伶俜祗自怜。
家贫缘累重,学陋欠师傅。
白发还生矣,青毡尚杳然。
高山流水调,何日奏朱弦。

题陈景说诗稿后

陈鉴之陈鉴之 〔宋代〕

月明孤屿云,一鹤唳清夜。
和之以君诗,竹牖寒灯下。

湖雁篇

陈邦瞻陈邦瞻 〔明代〕

秋山落叶秋声瑟,远水浮天天一色。
日暮惟见平湖深,扁舟遥界天光碧。
此时南雁正为群,此际悲鸣断续闻。
几处凄酸叫凉月,数声嘹亮破寒云。
云破天清月浸沙,无端哀咽向芦花。
早梅暗落高楼笛,杨柳惊飞出塞笳。
幽修似伴鱼龙语,更共啼乌催窗曙。
思妇天涯梦不成,征人故国泪如雨。
曾说听猿易断肠,那知闻雁重悲伤。
九秋霜露寒更苦,千里关山夜独长。
塞北江南天浩浩,斜飞欲尽衡阳道。
足下何曾寄客书,声中只解催人老。
人生真忧是别离,他乡霜月易成悲。
谁家锦幌银屏夜,过尽寒声独未知。

用宣禅人请赞

释宗杲释宗杲 〔宋代〕

宣传吾真,吾为宣说。
眨上眉毛,大巧若拙。

栽桑

陆文圭陆文圭 〔元代〕

细听遴妇低眉说,年年育暨苦无叶。
山童执筐入市献,一称百钱独未惬。
更兼春雨土窗寒,忍风灵儿头嗫嗫。
买丝织绢轮官外,空借怜机间一月。
阿姑卒岁无繻实,小儿露骭风吹裂。
今时县官清且明,课民务本令必行。
担桑赪肩荷锄去,青青布种环郊城。
明年家养一百箔,巷乡缲车栋花落。
满笼新丝白云香,听赛收官鼓声乐。
© 2023 昂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