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腊月十九日嶰筠前辈招诸同人集双砚斋作坡公生日此会在伊江得未曾有诗以纪之

林则徐 林则徐〔清代〕

中原俎豆不足奇,请公乘云游四夷。天西绝塞招灵旗,下有荷戈之人顶礼之。

公生距今八百有七载,元精在天仍为牛斗箕。命宫磨蝎岂公独,春梦都似黄粱炊。

要荒天遣作箕子,此语足壮羁臣羁。当时天水幅员窄,琼雷地已穷边陲。

天低鹘没山一发,祇在海南秋水湄。岂如皇舆西控二万里,乌孙突厥悉隶吾藩篱。

若将壮游较今昔,恐公犹恨未得周天涯。崆峒之西公所梦,恍见小有通仇池。

导公神游合西笑,何必南飞载鹤寻九疑。所嗟公身屡徒复遭屏,官屋欲僦犹阻于有司。

合江之楼白鹤观,居此新宅无多时。寄身桃榔啖薯芋,南冠九死真濒危。

吾侪今犹托代舍,忆公倍感皇天慈。谪所一生过也得,公言旷达真吾师。

南阳词人涓玉卮,鞠𦜕先制神弦词。悬公大瓢笠屐之遗像,诵公罗浮儋耳之新诗。

公神肯来古伊丽,白鹿可夸青牛骑。冰岭之冰雪山雪,照公堂堂出峨嵋。

长松尘洗鹤意远,真有番乐来龟兹。试著紫裘腰笛临风吹,使公空中一笑掀髯髭。

林则徐

林则徐

林则徐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中国人的敬仰。 

猜您喜欢

摸鱼儿·拟关盼盼燕子楼词

黄之隽黄之隽 〔清代〕

闭春楼、小灯红吐,春烟楼外无数。相思一夜情多少,应似鬓丝千缕。

张节度。祇剩下、鸾箫蛟瑟无人觑。凄凉旧谱。任砖绣呀青,土花笑绿,白日响蛇鼠。

玄禽至,也解雕梁怨语。朱门空锁高树。自埋剑履歌尘散,销歇十年眉妩。

张节度。又几遍、白杨风扫坟头路。残红似雨。拚一缕柔魂,冥冥雨里,化作纸钱去。

摸鱼儿 双莲一斡,为人折去,仲举邀予?

张雨张雨 〔元代〕

问凌波、并头私语,夜凉谁共料理。柔情早被鸳鸯妒,怕击水晶如意。香旖旎。待微雨清尘,略为新妆洗。骚辞漫拟。搴水末芙蓉,同心轻绝,未说已先醉。空折损,又堕偷香梦里。藕丝不断新脆。吴娃小艇无踪迹,也怪半池萍碎。还略纪。是月冷、鸥眠鹭宿曾惊起。高荷恨倚。总回首西风,露盘轻泻,清泪似铅水。

送相士管明甫

王炎王炎 〔宋代〕

名士多相识,吾乡亦旧游。
知君倦行役,见我小淹留。
道路双青眼,风霜一敝裘。
人中逢燕颔,早为说封侯。

和谹父连雨快晴

王洋王洋 〔宋代〕

官无三不遇,身负四宜休。
无意花迷眼,唯因月上楼。
役车悬白地,社鼓祭黄收。
何事关心切,逢人说有秋。

蝶恋花·八九十翁嬉入市

刘辰翁刘辰翁 〔宋代〕

八九十翁嬉入市。把菊簪萸,共说新篘美。何以祝公千百岁。寿潭自酌花间水。白鹭沉沉飞复起。杜老江头,不恨秋风里。欲种蟠根天上李。三千年看青青子。

法会三日上之临幸十三日天雨娑罗树子近臣得之以奏献焉十四日诏皇太子诸王同观法会赋迎驾

夷简夷简 〔明代〕

千骑东华玉辇来,钟山浑胜妙高台。旌旗宝树重重入,楼阁香云一一开。

仙仗斋从三日幸,春官诏许五王陪。近臣共说天颜喜,收得婆罗树子回。

病中兴感因成七诗寄蒲庵老禅 其二

乌斯道乌斯道 〔明代〕

人生恶好胜,水斗良足嗤。有口贵守默,石言岂其宜。

桑田可衣食,忍使鱼龙归。青山可结搆,乃向空中飞。

地道本宁静,咄咄何如兹。

题真仙岩

贾遵祖贾遵祖 〔宋代〕

翰林以谪流夜郎,我亦何为涉此境。
生平山水债未了,宦游直度桂州岭。
牂牁江绕古融城,拂拭冠缨照清影。
举头忽见真仙岩,盘空攫拿势驰骋。
天教刻削无遗巧,不知斤斧谁手秉。
吻如蚀月丑虾蟆,枵腹穹窿宽一顷。
尸居龙见柱下史,宴坐似说常清静。
贯空石涧飞惊湍,两岸峡束垂机穽。
兹晨邂逅得胜践,身到中间发深省。
青牛昔过函谷关,我陪五老曾造请。
依然一念浩劫初,堕在尘埃官独冷。
童儿徐甲今何所,朝从南箕暮东井。
当时与我极绸缪,默而祷之意相领。
扶携腾上虚皇前,赐我金丹凌倒景。

摸鱼儿 别处梅

张炎张炎 〔宋代〕

向天涯、水流云散,依依往事非旧。西湖见说鸥飞去,知有海翁来否。

风雨后。甚客里逢春,尚记花间酒。空嗟皓首。对茂苑残红,携歌占地,相趁小垂手。

归时候。花径青红尚有。好游何事诗瘦。龟蒙未肯寻幽兴,曾恋志和渔叟。

吟啸久。爱如此清奇,岁晚忘年友。呼船渡口。叹西出阳关,故人何处,愁在渭城柳。

送苏伯益提干代还侍下

曾几曾几 〔宋代〕

幕下官曹寄玉溪,溪边野老借光辉。
齧毡校尉冲寒去,扇枕郎君触热归。
大父正携灵寿杖,尊公更著老莱衣。
赠行未说功名事,此事如公世上稀。
© 2023 昂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