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思王逢原三首·其三

王安石 王安石〔宋代〕

百年相望济时功,岁路何知向此穷。
鹰隼奋飞凰羽短,骐驎埋没马群空。
中郎旧业无儿付,康子高才有妇同。
想见江南原上墓,树枝零落纸钱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本来期望你能立功当世,谁知你却寿限就此终结。
奸佞之辈得志用事,贤良之士却半路夭折;骐驎一般的英才竟被埋没,空剩凡马一般的庸才。
可惜你没有儿子来继承家业,好在你才高妻子又贤惠。
想见江南原上你的墓前,定是树木凋零,纸钱在空中随风飘飞。

注释
岁路:年事,寿限。
穷:终结。
鹰隼(sǔn):苍鹰一类猛禽,喻凶横奸佞。
凰:凤凰,喻贤良之士。
马群空:语本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
中郎:汉末蔡邕曾任中郎将,无子,有女蔡琰,博学能文。王令亦无子,有遗腹女,后嫁吴师礼。
康子:战国时齐隐士黔娄,其妻贤慧,共守贫困。黔娄死,曾子往吊,问黔妻“何以为谥?”对曰:“先生以康为谥。”曾子曰“唯斯人也而有斯妇!”王令妻为王安石姨妹,亦颇贤慧。
江南原上墓:据王安石所撰墓志铭,王令于嘉祐四年九月初四日,葬于常州武进怀德南乡薛村之原。▲

创作背景

  王令字逢原,是北宋中期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生活贫困却不愿仕进。至和元年(1054)秋,王安石由舒州通判任满入京,路过高邮(今属江苏),当时在高邮等地讲学的王令献《南山之田赠王介甫》诗求见。王安石深为他的才华和品行所感动,遂与他结交。之后,王安石又将妻妹嫁与王令,并为他四方延誉,使这位年轻诗人的作品得以广为流传。然而,王令英年不永,二十八岁的他在嘉祐四年(1059)六月就去世了。王安石为此深感悲痛和惋惜,先后写了挽辞和墓志铭,寄托自己的哀思。嘉祐五年(1060)秋,王安石又写下了这三首悼念故友之作。

赏析

  本首诗是《思王逢原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人悲叹王令高才被埋没,痛悼知己早逝,哀其无子,怜其贫寒,幸其妇贤。

  首联是作者对王令的思念、惋惜之辞,本来希望对方在人生百年之中能建立匡时救世的功业,谁知寿命却到此结束。王安石在《王逢原墓志铭》中说,对王令,他始爱其文章,又爱其节行,“以为可以任世之重而有功于天下者,将在于此”,可作“相望济时功”的注脚。

  颔联是说:可惜鹰隼奋飞,而凤凰羽毛不丰,不能远飞,好比骐驎被埋没在马群之中。暗喻王令一死,再没有出色人才。“骐驎埋没马群空”化用韩愈“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之句,自出新意。此联稍有瑕疵,鹰隼奋飞,凤凰羽短,两者相互对立;骐驎埋没,马群也就空虚,两者为因与果。上下句中两者关系不同,对偶不够完美。

  颈联连用两个典故,蔡邕博学多才,却没有子嗣继续家业;隐士黔娄安贫乐道,却有贤妇与他厮守一生。以蔡邕比王令,惋惜其学术文章无男儿继承;以黔娄妻比王令妻,称赞王令有贤妻。王令早年家贫不娶,二十七岁经王安石介绍,娶王安石妻妹吴氏,婚后一年,王令病死,吴氏生一遗腹女。《节妇夫人吴氏碣铭》载:“夫人抱始生之孤,往归母兄,丧除,议所适,雪涕自誓。屏居别墅,仅蔽风雨,恶衣粝食,人所不能堪。三十有五年,以终厥身,凛然古之节妇。”王安石这里赞扬王令才高,夫人同心,是有具体内容的。

  尾联想到王令远在江南的墓地,此时大概已是树枝零落,纸钱随风飘飞的萧索景象。这两句化用白居易“风吹旷野纸钱灰,古墓无人春草绿”句意,以“江南墓”“树枝零落纸钱风”的悲凉气氛作结,表现了作者对王令怀念不已,点明“思”字。▲

简析

  本首诗是《思王逢原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人悲叹王令高才被埋没,痛悼知己早逝,哀其无子,怜其贫寒,幸其妇贤。首联是作者对王令的思念、惋惜之辞,本来希望对方在人生百年之中能建立匡时救世的功业,谁知寿命却到此结束。颔联暗喻王令一死,再没有出色人才。“颈联连用两个典故,蔡邕博学多才,却没有子嗣继续家业;隐士黔娄安贫乐道,却有贤妇与他厮守一生。尾联化用白居易“风吹旷野纸钱灰,古墓无人春草绿”句意,以“江南墓”“树枝零落纸钱风”的悲凉气氛作结,表现了作者对王令怀念不已,点明“思”字。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猜您喜欢

汉敦煌太守斐岑碑

钱仪吉钱仪吉 〔清代〕

勒燕然铭号良史,缉熙纳麓皆谀词。裴公纪文独尚质,四郡蠲害乃立祠。

阳嘉元嘉数败衄,中间一捷诚出奇。郡兵办贼尤大善,何取虎符纷雨驰。

陈忠议屯策屡效,山公名言远可思。镌功不假长史记,考古谁拾章怀遗。

伊吾二石此其一,唐碑亦是汉碣为。不逢姜确天所佑,埋沙晚出隆厜㕒。

遇岳将军幕府致,遭裘侍郎天下知。张君宝此镇行箧,六月悬壁哦新诗。

曹君为言佳本鲜,亲见岩屋鸣毡椎。风高地冷行迹绝,墨浆冻结入饥疲。

十日一纸始完好,不尔描画从相欺。细论俗体误跟肘,激赏古翠蟠虬螭。

午窗徘徊暑气却,远想雪落天西陲。

咏汤婆长句寄谈勿庵勉之共发一笑

龚诩龚诩 〔明代〕

岁晚江乡雪盈尺,小斋不禁寒气逼。
先生独卧不成眠,两脚浑如水中石。
今宵何幸得温温,伸去缩来随意得。
非关被底别藏春,深藉汤婆有余力。
此婆生来名阿锡,纺织无能有潜德。
缄口何曾说是非,谋身不解求衣食。
寂寂无声伴到明,不作骄痴取怜惜。
君不见此婆有妹名青奴,骨格玲珑如姊默。
不容暑气侵肌肤,亦与先生旧相识。
只因寒暑不同时,弃舍尘中倚空壁。

求仲抑招游山归途遇雨

楼钥楼钥 〔宋代〕

竹舆绕湖滨,宿露尚厌浥。
径到玉岑下,坐久客始集。
起穿灵石山,万松介而立。
梅天气清润,空翠行可挹。
古藤几百年,枝蔓两山及。
见说春暮时,花紫光熠熠。
直疑老潜虬,初起夜来蛰。
俯翫岁寒泉,齿冷不敢吸。
相将上龙泓,尘鞅谢羁馽。
洞有灵兽居,临深心岌岌。
鱼游明镜中,巨浪无三级。
寒苔载水去,万顷润原隰。
濛濛山雨来,归仆鸟飞急。
野兴殊未已,日昃不暇给。
冲泥上湖船,雨阵遽奔袭。
飘风将急点,回旋惊四人。
中流益荡兀,短蓬不当笠。
停篙亦久之,怒势不少戢。
我徒方啸歌,弗为改豪习。
但耻瓶罍罄,莫问衣裳湿。

秋草

吴梦旸吴梦旸 〔明代〕

八月幽并百草黄,还闻一曲奏清商。
关河今夜皆寒色,陵寝前朝但夕阳。
久客自然迷道路,后时能不畏风霜。
吴儿莫说漂零易,未到边头古战场。

登县楼

李揆李揆 〔宋代〕

见说南楼秋气多,夜凉槐荫影婆娑。
满怀风月成辜负,奈此青州从事何。

和石庵洪府理金沙酴醾牡丹二首

何梦桂何梦桂 〔宋代〕

洛茶欲放趁春忙,一架花添两样芳。
倚槛白红多侍女,临轩黄紫是真王。
只愁吴苑馆娃老,无奈唐宫春恨长。
说与天公须爱惜,莫教风雨委泥香。

山堂晚晴观楫儿作字

陆深陆深 〔明代〕

论文说剑更争棋,五十年来两鬓丝。
无事可为甘袖手,有山如画且题诗。
望中禾黍秋风粒,梦后芭蕉夜雨枝。
小几映窗承落日,双钩古帖坐教儿。

开岁卧病(二首)

郭奎郭奎 〔元代〕

一朝卧病药相扶,才倚晴窗阅地图。
莫说江南风景好,王孙头白怨蘼芜。

初伏大雨戏呈无咎四首

邓忠臣邓忠臣 〔宋代〕

大明放朝官避暑,长廊倏倏绝尘土。
汉家宫殿敞千门,紫阁拖云洒甘雨。
雷帡电笑洗蒸郁,荡荡青天滑流乳。
忆昨三年田舍中,六月正服农家苦。
岂望生还直旧庐,得见张晁说新语。
初听钧天骤窃抃,正似声闻躩起舞。
喜乘初凉与晤歌,不忧庭潦垫垣户。
径携斗酒相就醉,更置双鲤充君俎。

赠省安上人

赵湘赵湘 〔宋代〕

闭门栖古寺,尘路杳无踪。
夜讲香飘月,晨斋磬入松。
石屏泉气冷,山屐藓痕浓。
自说秋来兴,时时梦远峰。
© 2023 昂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