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恢

包恢

包恢(1182-1268),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刑部尚书。以廉吏,政绩显著著称,同时他也是文学批评家。

作者《包恢》的诗文

送蒙斋赴召六首

包恢包恢 〔宋代〕

广大中精微,如崇下履卑。
川流本敦化,溥博时出之。
刚毅发秋凛,宽裕融春熙。
聪明靡偏照,密察不失时。
权度心为甚,圣人良在兹。
思睿睿作圣,无思无不思。

送蒙斋赴召六首

包恢包恢 〔宋代〕

四世凡五公,贵盛古自昔。
於我如浮云,光前在仁宅。
仰观我(上契去大加糸)斋,江汉濯之白。
下视世所羡,腰黄眼前赤。
度越此流辈,人何啻千百。
希舜尘野居,介然有如石。
尝为耳目人,天子屡前席。
义难若是恝,命岂可终逆。
非如一小官,去就惟我适。
况当有道时,丘自不与易。
世方厄三空,实当有长策。
心肝奉至尊,忧劳敢云斁。
行矣金玉声,智勇全赵璧。

二月道中效赵章泉体四首

包恢包恢 〔宋代〕

踯躅红花何实用,牡丹名品只虚奇。
看今春晚方艰食,何似充饥有蕨萁。

病中口占

包恢包恢 〔宋代〕

人於不病时,岂知病时恶。
重如加刀锯,轻亦急束缚。
寒如大冬冰,热则盛夏铄。
四肢外犹解,五臓内似剥。
石卧身经难,木瘦气削弱。
痛苦千万端,坚忍力不角。
贵势富强身,不能与我博。
若非祸自求,安受外气虐。
一息秋毫间,不来不可度。
百忧一不兴,百念一不和。
万事不到胸,万卷束高阁。
学在身外者,无一可倚托。
坎中维寸心,不乱犹独觉。
清明尚如在,志气神自握。
如围城未陷,主帅守弥(榷去木加弓)。
如敝屋未颠,主翁立尤卓。
或悠然以游,何惧以何怍。
人能处未病,如病乃良药。
生本自忧患,死反由安乐。
恃吾身安强,气马恣奔薄。
精炎火焚林,物溺水赴壑。
醲醉酒池竭,姣淫欲海涸。
魄坏魂何存,神去气宜索。
盛年已衰翁,槁形止虚壳。
如饮(左枕去木右鸟)自毒,如操刀自斫。
病殒何怨尤,孽非天殒落。
病中因苦口,戒以命为謔。
我幸非此证,不似彼舛错。
惟震雷巽风,二者相击搏。
平生一泓水,洗手双赤脚。
何为攻之惨,欲庇无智略。
欲进不得前,欲退不得却。
如竟不可瘳。废弃真刖若。
无复行世间,岂更步可学。
借曰病未死,饿死可云莫。
安之若天命,天命非冥寞。

同李文溪游通天窍

包恢包恢 〔宋代〕

石如红玉间乌金,上与天通直下临。
中似室庐犹短浅,外多窟宅却幽深。
公真清献游同昔,我匪元公趣异今。
但幸附名镌在石,当坚一介不移心。

送旴江吴守以言归二首

包恢包恢 〔宋代〕

斩新政令别规模,迎刃恢恢解有余。
去就虽轻心自若,佞贤乍变事如何。
籴为民患祈从免,社植根深恶始除。
似此欲为尚何限,归欤千里竞攀车。

和戴石屏见寄韵二首

包恢包恢 〔宋代〕

海邦太守常时有,海上诗翁间世奇。
自赋归来石屏去,不烦绳削草堂知。
高情岂为时情改,浩气难随血气移。
句老律精何酷似,昔题蜀相孔明祠。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雇我老非题柱客

包恢包恢 〔宋代〕

江湖道四达,坎险横危机。
一旦席上遇,惠大政岂非。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雇我老非题柱客

包恢包恢 〔宋代〕

亭若龙两翼,欲跃胜高空。
济人几千百,绪余不言功。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雇我老非题柱客

包恢包恢 〔宋代〕

规自赵日久,成令方能之。
捄溺由己溺,信惟君子知。
© 2023 昂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