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结宇隐空翠,耦耕梅花林。群岭寄孤鸟,众溪澄一心。
春至觇泉脉,遥遥西顶岑。夤缘片云上,杳霭穷源深。
潭雨飒已至,虹蜺生我襟。翩翩洪厓子,采药青萝阴。
手持若木杖,笑拂丘中琴。以言得仙道,岂必服黄金。
言既忽飞去,诸峰龙夜吟。榛篁閟秋影,石洞闻幽音。
翘首望不及,苍然何处寻。还归理吾稼,宁用竞华簪。
三山苍苍冶城里,楼台十万歌钟起。君家正在冶城西,门对千峰翠如洗。
黛色空濛连翠微,和烟著雨又霏霏。澹随野鸟偏宜梦,浓带孤云欲染衣。
日出尘歊满城陌,羡君开帘见山色。九衢鞍马市声喧,羡君游心竹素园。
君莫爱张仲蔚,遁迹空山避朱绂。君莫爱陶弘景,自甘泉石烟霞病。
五岳名山竞远寻,那知城市有山林。泮池来往堪乘兴。
终是云霄万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