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祐

郑元祐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他早年时期居钱塘(今杭州市),后来侨居吴中近四十年,晚年命名其文集为《侨吴集》,另著有笔记《遂昌杂录》。

作者《郑元祐》的诗文

师子林八咏 其一 师子峰

郑元祐郑元祐 〔元代〕

天日耽耽师子岩,金毛闪日耀烟岚。转身却向吴中吼,直与淩霄势并参。

和萨天锡留别张贞居寄倪元镇

郑元祐郑元祐 〔元代〕

梁溪岁莫若为情,溪上梅花待晓晴。
径雪冷埋山履齿,檐冰夜堕石床声。
《内篇》携向松根读,如意持将竹里行。
短晷何能理幽事?南窗剪烛话寒更。

寄倪云林

郑元祐郑元祐 〔元代〕

经锄斋外月娟娟,尝照梅花纸帐眠。回首三年几圆缺?尘埃堆垛白云篇。

注释 译文

苏武牧羊图

郑元祐郑元祐 〔元代〕

飞鸿历历度天山,何处孤云是汉关?
不滴望思台下血,君王犹及见生还。

宣城姚秀才弃举业,为道士于升州

郑元祐郑元祐 〔元代〕

娟娟月出敬亭山,曾照书声竹树间。澹墨何须题雁塔?扁舟先已过龙湾。

仙人观阙云端见,帝子笙箫月下还。水驿花开笑相问,澹波谁似白鸥闲?

拟古五首 其五

郑元祐郑元祐 〔元代〕

委身竹素间,义理费考寻。巀嶪泰华高,浩瀚沧溟深。

涉之远无津,举之力难任。不如反诸己,求诸圣贤心。

成汤警日新,大禹惜寸阴。纷拿试屏绝,请鼓无弦琴。

因之忘肉味,太古寥寥音。

竹夫人

郑元祐郑元祐 〔元代〕

墨台有淑媛,不嫁敛眉妩。江南夏六月,火五金伏土。

于时媛以洁,空中不受暑。携持枕簟间,断非戕斤斧。

况复不妒忌,凉薄善自处。纱厨奉清欢,通宵默无语。

君子加保抱,安寝梦净侣。各弹绿筠操,就中节更苦。

严冷莫可犯,编排其有序。玲珑瑑黄玉,珫通映朱户。

舞榭洞八窗,歌台高百堵。弗贻六宫怜,顿消汗如雨。

安知凉秋至?君颜不复睹。此时愁绪多,恰同齐纨素。

用舍良有时,宁问今与古?

题画山水二首 其一

郑元祐郑元祐 〔元代〕

海岳庵前万顷云,高深显晦属谁分?不因此老淋漓墨,那得溪山在练裙?

送张贡士

郑元祐郑元祐 〔元代〕

睢阳世绪邈如云,君独胸蟠锦绣文。莫为书裙散香墨,好摅三策表奇勋。

和萨天锡留别张贞居,寄倪元镇

郑元祐郑元祐 〔元代〕

梁溪岁暮若为情,溪上梅花待晓晴。径雪冷埋山屐齿,檐冰夜堕石床声。

《内篇》携向松根读,如意持将竹里行。短晷何能理幽事?南窗剪烛话寒更。

© 2023 昂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