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唐代〕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挽郑子敬都承二首 其一
刘克庄 〔宋代〕
重入脩门两鬓丝,延和累疏竭忠规。立朝颇慕汲生戆,谋国不知晁氏危。
老去故人能有几,古来君子例无时。传闻近事堪悲慨,说向重泉亦皱眉。
谢苏自之惠酒
苏轼 〔宋代〕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释惟一 〔宋代〕
依韵和酬阆州刘侍禁季孙见寄
强至 〔宋代〕
西灞草堂为庐陵宋内翰赋二首 其二
黎扩 〔明代〕
闻说西溪上,波光映远天。吟蛩催急杵,落雁近渔船。
红树斜晖淡,黄花晓露鲜。田家新酿熟,共醉月明边。
子畅慰曹用赠沅陵韵作诗见示亦用韵奉酬
赵蕃 〔宋代〕
题刘汝弼东源小隐图
苏伯衡 〔明代〕
无闷 雨夜
朱彝尊 〔清代〕
无心颂
张伯端 〔宋代〕
赣州再赠
文天祥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