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周〔明代〕
留此旬日死,少存匡济意。决此一朝死,了我平生事。
慷慨与从容,何难亦何易。
刘宗周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临江仙 其六 题汪蛟门锦瑟图
尤侗 〔清代〕
二十四桥佳丽地,砚斋十二平分。江郎梦笔助奇文。
情深聊尔尔,才妙漫云云。
二十五弦弹夜月,花间锦瑟横陈。春风鬓影看文君。
一窗三妇艳,谁雨复谁云。
寄智愚谷
释善珍 〔宋代〕
陈侍御道襄宅离夜遇雪得零字
黎民表 〔明代〕
把袂风尘日,燕歌且共听。客心寒易怆,离夜酒长醒。
蕉荔经持节,江湖感聚萍。黄金交谊少,垂白任飘零。
寿制使董侍郎
程公许 〔宋代〕
月湖徽号为校师夏先生题讳萱
张天赋 〔明代〕
万籁无声六合宽,碧波清浸玉团团。天光涣彩方塘满,水鉴澄花夜气寒。
空洞昭昭皆太极,虚灵皎皎异尘寰。弄丸人在湖干立,未许纷纷俗眼看。
赠阎德夫参议
曾几 〔宋代〕
送韩尉员外
祖无择 〔宋代〕
久不领衡州舅氏书以长句问动静
赵蕃 〔宋代〕
史德修挽词
郭印 〔宋代〕
次韵刘泾见寄
苏辙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