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棅〔明代〕
高棅
(1350—1423)明福建长乐人,更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永乐初,以布衣召入翰林,为待诏,升典籍。博学能文,尤长于诗,为闽中十才子之一。又工书画,时称三绝。书得汉隶笔法,画源于米芾父子。有《唐诗品汇》等。
和宣叔乞笋伽陀二颂 其二
黄庭坚 〔宋代〕
收夏筤,四月尾。雨斑斑,雷虺虺。茧栗幡,觳𧥆死。
数持来,勤老子。或遭骂,墙有耳。
醉太平·厌厌闷着
佚名 〔宋代〕
四月十五日饭于因胜
吴则礼 〔宋代〕
和蔡副枢贺平戎庆捷
王安石 〔宋代〕
清平乐·香团娇小
元好问 〔金朝〕
潇湘八景 其一 潇湘夜雨
文徵明 〔明代〕
湿云载秋声,万籁集篁竹。江湖白发长,独拥孤蓬宿。
晚晴二首
赵蕃 〔宋代〕
金陵杂兴二百首
苏泂 〔宋代〕
颂古十四首·双林入灭
释可湘 〔宋代〕
初夏闲居
陆游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