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曾子烹彘

韩非 韩非〔先秦〕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随着她在她后面边走边哭。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想抓只猪准备杀了它。他的妻子马上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儿子开了个玩笑罢了。”曾子说:“不可以与儿子开玩笑。儿子什么都不懂,他只学习父母的,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了他,这就是在教育他欺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于是曾子就煮猪给孩子吃了。

注释
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彘(zhì):猪。
适:往、回去。
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
戏:开玩笑。
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
待:依赖。
子:这里是第二人称尊称“您”的意思。`
而:则,就。
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之:到
烹(pēng): 烹饪,煮。
是:这
反:同“返”,返回
顾反:等到回来。
特:只、仅、独、不过。
女:同“汝”,你的意思
杀:宰
曾子之妻之市: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之,前一个作助词"的",后一个作动词"去".市,集市.
欲:想要
止:阻止
遂:于是,就▲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汝:汝通你;子“汝还”。
反:反通返,返回;子“古反为汝杀彘”。

二、古今异义
适:
今常用义:适合。文中古义:往,到;子“妻适市来”。
特:
今常用义:特别,特殊。文中古义:只是;子“特与婴儿戏耳”。
学者:
今常用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酒的人。文中古义:学习的人;子“待父母而学者也”。
成教:
今常用义:“成人教育”的简称。文中古义:完成教导,教好;子“非所以成教也”。

三、一词多义
还:
(1)huán,动词,回去;子“汝还,古反为汝杀彘”。“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2)huán,动词,交还;子“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3)xuán动词,通“旋”,回转,掉转;子“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古:
(1)动词,回来;子“古反为汝杀彘”。
(2)动词,回头看;子“古野有麦场”。(《狼》)
(3)动词,拜访;子“三古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

止:
(1)动词,制止,阻止;子“妻止之曰”。“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2)副词,同“只“,只有;子“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欺:
(1)动词,欺骗;子“今子欺之”。
(2)动词,欺负;子“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子:
(1)名词,儿子,女儿,泛指孩子;子“子而不信其母”。“生以乡人子谒余”。(《送东阳马生序》)
(2)代词,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也用作表敬意的对称词。“今子欺之”。“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两小儿辩日》)

教:
(1)动词,教育;子“是教子欺也”。
(2)动词,四,让 ;子“但四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信:
(1)动词,相信;子“子而不信其母”。“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形容词,诚实;子“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成:
(1)动词,实现,完成;子“非所以成教也”。
(2)动词,成为,形成;子“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狼》)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待父母而学者也”中的判断主语“婴儿”省略,“待父母而学者”是判断耳语,“也”帮助判断;该分句可译为“(婴儿)是向父母学习的啊”。
(2)“是教子欺也”中的“是”是判断主语,“教子欺”是判断耳语,“也”帮助判断;该分句可译为“这是教导他欺骗别人啊”。

2、省略句
(1)省略主语
①“古反为汝杀彘”之前省略主语“我”,代曾子的妻子,即“(我)古反为汝杀彘”;该分句可译为“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
②“特与婴儿戏耳”之前省略主语“我”,代曾子的妻子,即“(我)特与婴儿戏耳”;该分句可译为“(我)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

(2)省略宾语
①“婴儿非与戏也”之中,介词“与”之后省略宾语“之”,代“婴儿”,即“婴儿非与(之)戏也”;该分句可译为“孩子不能欺骗啊”。
②“是教子欺也”之中,动词“欺”后面省略宾语“之”,代别人,即“是教子欺(之)也”;该分句可译为“这是教导他欺骗别人啊”。

(3)省略介词
“妻适市来”之中,耳语动词“适”后面省略介词“于”,表示“适”的处所,即“妻适(于)市来”;该分句可译为“妻子从集市回来”。▲

寓意

  不论在教育子女,还是做人,要注意言传身教,不能以欺骗作为手段,做任何事都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这样才能获得他人信任。

  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这种教育方法是可取的。

韩非

韩非

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猜您喜欢

赋董氏双岐竹

戴表元戴表元 〔宋代〕

山庄一对青青玉,潇洒天然同干生。
说与人间好兄弟,时来林下听风声。

送严郡通守郑希说还任

梁储梁储 〔明代〕

三年鱼雁几回过,南望思君意未磨。今夕挑灯重致语,别来离思恐犹多。

抡材自合先推毂,书最还应有颂歌。早晚乔迁何处去,岭南佳约莫教讹。

寄王甥朝良忧居

何景明何景明 〔明代〕

念尔忧居日,山栖不到城。下帷如董传,闭户即孙生。

苫块冰霜重,鲲鹏羽翼成。人言尔似舅,潦倒愧贤甥。

高南仲自云间归退轩盖明府以四诗送之末章专以见及南仲索和遂次其韵 其一

孙应时孙应时 〔宋代〕

丽泽存相益,和羹忌苟同。别怀长耿耿,见日苦匆匆。

经派惩燕说,词源味国风。平生子陈子,一瓣记南丰。

复答唐公并呈鲁直成季明略

晁补之晁补之 〔宋代〕

穷邦无以餬吾口,岁岁荒山收橡斗。
商歌白石不胜寒,非为荆州三往还。
天下无人知我意,得君相合一言间。
三书丞相何烦上,再见客卿宁用赏。
愿闻关中季布名,何得此声梁楚城。
论心四子谁许我,百金一诺兹为荣。
唐公才非今世士,不见圣人见君子。
我今正似逃虚空,闻人跫然已心喜。
君不见玉川月蚀诗律难,不独虾蟆遭骂弹。
凭陵百怪付公等,青天蜀道宁容攀。
它时邹湛名亦好,常在我知因岘山。

得三七侄书说湖山佳趣因以书中语成四韵

吴芾吴芾 〔宋代〕

今日家书到,从头说故丘。
园林增茂密,池馆愈清幽。
嫩竹已千个,新莲仅万头。
欲归归未得,长是梦中游。

问李筼房疾

释文珦释文珦 〔宋代〕

筼翁非时流,温然古君子。
我虽异教人,臭味略相似。
四月不见翁,相望隔烟水。
石坛忽来前,言翁乖摄理。
真体本无病,请说病原委。
乃知为苍生,常欲致平治。
神明所扶持,厥疾自衰已。
秋日定拿舟,贺翁勿药喜。
既为苍生病,须为苍生起。
比寿於广成,与宋相终始。

复朱教授

程珌程珌 〔宋代〕

诗成催雪岂无功,今果装严七宝公。
休说春花那谁舞,也教耳热慰新丰。

送刘御史按交趾

解缙解缙 〔明代〕

虬髯白舄绣衣郎,骢马南巡古越裳。城郭新开秦郡县,山河原是汉金汤。

天连铜柱蛮烟黑,地接珠崖海气黄。莫说炎荒冰雪少,须令六月见飞霜。

题张先生良常草堂五言一首

潘纯潘纯 〔唐代〕

每爱草堂幽,来为竟日留。独当山一面,更近水西头。

绕舍栽青竹,开窗看白鸥。拾遗茅屋好,不得近鄜州。

© 2023 昂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