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德洪〔宋代〕
闹中抛掷亦奇哉,句里藏身活路开。生铁心肝含笑面,不虚参见作家来。
释德洪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书吴说笔
苏轼 〔宋代〕
笔若适士大夫意,则工书人不能用;若便于工书者,则虽士大夫亦罕售矣。屠龙不如履豨,岂独笔哉!君谟[1]所谓“艺亦工而人益困”,非虚语也。吴政已亡,其子说颇得家法。
大隋山
王灼 〔宋代〕
解冤结 景金本注云,三首本名解佩令 赠醮
丘处机 〔宋代〕
召还至都门先寄子由
偈颂五十一首
释大观 〔宋代〕
句
黎良知 〔宋代〕
东归有感
王彝 〔明代〕
依韵和登州推官张同年之梁山
祖无择 〔宋代〕
九日独酌
刘效祖 〔明代〕
公廨莲池
曾几 〔宋代〕